葛建立教授主要学术思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日 点击数:

葛建立教授精研歧黄,博采众方,致力于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周围血管病、乳腺疾病、急腹症、男性前阴病等有独到建树。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发现“瘀血”是外科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治疗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经大量临床病例的实践,疗效显著。葛建立教授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医经典理论,总结分析外科疾病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瘀血乃百病之源,治病当先活血”的学术思想,认为“凡大医治病,必求其因。外科之疾,每多实证,或虚实夹杂,而纯虚证鲜见。究其原因,多因瘀而生,或因病(证)致瘀,瘀乃百病之源,祛瘀治之皆瘥”。

一、肇始于《内经》

《内经》是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渊薮。葛建立教授非常重视《内经》的学习,尤其对内经中气血运行及瘀血理论颇感兴趣,不仅自己还要求学生们要精读、背诵重点原文,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素问·调经论》: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痹论》:”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而不通”《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在学习《内经》原文的同时,葛建立教授还强调要善于总结,深刻领会其中内涵,并将其中论述瘀血的病因及治疗总结如下:(一)、病因:外感寒邪,人体阳气受损,失去温煦推动之力,血行不畅,停而为瘀情志失调致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失于调达,导致气血逆乱、气滞血瘀大怒伤肝,肝不藏血,血溢于脉外,停积不去则为瘀外伤,及出血后离经之血即为瘀病久入,荣卫之行涩,经络不通为瘀(二)、治法:攻下逐瘀用于治疗瘀血邪热在内,且病情较重之证温经化瘀代表方为四乌贼骨一芦茹丸,用于治疗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之证实开行血活血,祛瘀生新治疗血枯经闭之先河活血利水代表方为鸡矢醴,“去菀陈莝”有逐水祛瘀之意用于治疗瘀血水停之证寒凝所致血瘀诸证,宜温经活血,散寒止痛,另有熨方,适用于寒邪外袭、瘀血内停之证。总之,葛建立教授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对其一生的学术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二、师承于百家

葛建立教授崇尚前贤,汲取百家经验,对历代医家对“瘀血”的认识廖记于心。张仲景归纳整理历代医家的医学理念,并联系自已临床实践,总结了瘀血的辨证论治规律,描述了瘀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首次提出“瘀血”这一病名,并创制了如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等疗效显著的方药。至宋代杨仁斋指出气血互根互用,认为治瘀必兼理气的原则。陈无择认为两胁疼痛盖因大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脉络痹阻导致;还提出发汗不透彻,余邪未尽,离经之血留内而致瘀。到金元时期,张从正则强调气血宜通不宜滞;李东垣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创制了80余首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朱丹溪认为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强调疏郁散结。瘀血学说经过不断丰富与补充,在明清走向了成熟。王肯堂首次痛有定处作为临床诊断的证候,同时描述了致瘀的各种原因。张石顽根据瘀血部位不同分别施药,对于虚人瘀血,坚持补通兼顾;对于产后瘀血的治疗傅山认为应养血为主,活血为辅;叶天士独具匠心的提出“久病入络"、“久病瘀血“理论。这一理论推动了瘀血学说理论的发展,并拓宽了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对于瘀血理论的研究拓展及活血化瘀的用药经验对葛建立教授研究瘀血致病特点及辨证治疗颇有启发。

葛建立教授十分推崇《医林改错》,认为王清任对瘀血学说贡献甚大第一,王清任依据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的理论,重用黄芪,首创补气化瘀法,并将活血化瘀方剂划分为补气化瘀和逐瘀活血两大类。第二,王清任有着独特的见解对于气血理论和瘀血证治,并通过人体结构意识到气血的重要性,得出了“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这一重要结论。第三,王清任提出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为中医辨证拓宽了思路,推动了瘀血学说的发展。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整体地论著了瘀血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并记载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剂22首。这些方剂绝大部分临床疗效确切,仅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三方所治的病证就达38种,至今仍在临床普遍使用。王清任对于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诊断和治疗的理论阐述对于葛建立教授“瘀血乃百病之源,治病当先活血”的学术思想形成具有很大启示,尤其是对瘀血的治疗,更是提供了经典方药。

葛建立教授指出唐容川是继王清任之后对瘀血病证的治疗有着独特见解的大家,所著《血证论》对瘀血的概念及瘀血与新血的联系有着深刻的论述。关于瘀血的概念,唐容川认为“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血证论·吐血》),并明确指出“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血证论.瘀血》)。关于瘀血与新血的关系,唐容川认为瘀血阻滞必然影响新血之化生,只有祛除瘀血,使经脉通畅,血运旺盛,脏腑得养,才能生化新血;同时,只有新血得生,血气旺盛,才有利于瘀血之消除。如其所言:"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瘀血之去,乃新血日生”(《血证论·吐血》)。而治疗瘀血时,唐容川强调以瘀血发生不同部位进行辨证。如“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上焦,……或者膊胸膈顽硬刺痛,……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此外,唐容川还提出了治血症的四大原则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唐容川的许多观点为葛建立教授所接受和推崇,葛建立教授“瘀血乃百病之源,治病当先活血”的学术思想与唐容川对于瘀血的概念和瘀血与新血的关系论述,以及以瘀血发生不同部位进行辨证的理论思想联系紧密。

三、成熟于临床

《内经》、《伤寒杂病论》、《医林改错》、《血证论》一脉相承,其中瘀血及其治法的记载,是葛建立教授“瘀血乃百病之源,治病当先活血”学术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的锤炼和学术思想结合的求变辨证思想,是葛建立教授临床经验形成的实践本源。

周围血管病:葛建立教授认为周围血管病以“瘀血阻络”为基本病变,以“活血通络”为基本大法辨证施治。对动脉系统疾病,特别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葛建立教授提出“癥积阻络”的发病观,认为此类疾病患者多年老发病素体气阴两虚,气虚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输布异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为癥,日久致癥积阻络,经脉不通而发病。脱疽是气阴两虚为本,经络癥积瘀结为标,且瘀血易消,而癥积日久难化,其病位在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关键为“癥积阻络”,故治疗当以“消癥通络”为大法,自拟“芪黄疽愈方”,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循环指标,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静脉系统疾病,如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等,葛建立教授认为“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当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基本大法,自拟“芪红通络方”加减治疗。对于下肢血管手术或介入术后,主张以“养血活血”中药及早干预,分期分型辨证施治,促进早日康复。对于臁疮,传统医家认为“湿热下注”是其主要病因,葛建立教授认识到“瘀血内着”是其病理基础,“热毒内蕴”或“外伤染毒”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故“瘀毒互结”是贯穿整个疾病的主要病机,据此确立“活血解毒生肌”的治疗原则,并研制了“活血解毒外洗方”和“生肌愈疡方”,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乳腺疾病:对于增生性及肿瘤性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葛建立教授认为大多以“肾阳不足”为本,“血瘀痰凝”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主,辅以“温补肾阳”治疗,自拟“调乳达泰方”,辨证加减,标本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男科疾病:葛建立教授根据不同疾病,提出了“肾虚血瘀”、“湿热血瘀”、“肝郁血瘀”、“痰凝血瘀”、“精室血瘀”、“精道血瘀”、“精虚血瘀”、“子系血瘀”的病机,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法则,用于男性炎症性疾病、增生肿瘤性疾病、性功能障碍及不育症等,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还根据中医理论,提出了“命门独为一脏论”的观点,在临床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疮疡及皮肤疾病:疮疡发病病机是局部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隔。葛建立教授认为:气血凝滞,日久成瘀,瘀久化火成毒,热毒内蕴又可熬血成瘀,热毒与瘀血相互搏结而形成疮疡。葛建立教授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主张疮疡的治疗,除清热解毒外,要重视活血和营法的应用。在皮肤病当中,表现为结节、包块、黄斑、肌肤甲错、肿痛等疑难顽症,葛建立教授常以活血化瘀法屡建奇功,对于以风邪为主的皮肤病,虽表现为瘙痒、善变,葛建立教授认为:风邪久留入络,每致脉络瘀阻,无形之风依附于有形之瘀血,则难以疏散,治以行血,血行通畅,则风无留着之地,是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急腹症及其他:在对肠结(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中,各种肠结之病,或虚、或实,皆因瘀而生。通腑祛瘀为基本大法,中药或口服,或灌肠,或敷贴均加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且剂型选用“足三里贴膏”,“通肠散”,创新了用药途径。发表相关论文8篇,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均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一等奖。对于象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其他急腹症,葛老认为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或热毒炽盛,主张治以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辅助活血散瘀或在加减中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物,“通则不痛”,从而缓解腹痛症状。

葛建立河北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始建于2019年,建设期内积极开展传承工作,使葛建立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以整理、总结、发掘、继承、创新。 工作室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

名医风采 | 工作室简介 | 传承团队 | 学术讲座 | 临床案例 | 科研成果 | 科普宣传 | 继续教育 | 新闻动态 | 荣誉奖励
版权所有:葛建立传承工作室
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89号 河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