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5日 点击数:


急性胆囊炎指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中医学上没有急性胆囊炎的有关论述,按症候可归于“胁痛”“胆胀”“上腹痛”等范畴。

一、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开始时仅有上腹胀痛不适,逐渐发展成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肩胛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病人可伴有轻至中度发热,通常无寒战,可有畏寒。查体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腹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征阳性。有些病人查体时可触及肿大胆囊;如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则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肿块;如发生坏疽、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二)辅助检查

大多数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辅助诊断,部分病人血清胆红素、血清淀粉酶升高。B超、彩超或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5%~95%,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增厚(>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99m Tc-EHIDA检查提示胆囊不显影,能协助诊断。

二、谈古论今

(一)疾病溯源

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胆胀”“上腹痛”范畴,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缪刺论》中言:“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素问・举痛论》言:“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之后历代医者对胁痛病位病因病机及诊治的认识颇多,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腹痛诸侯・胸胁痛候》言:“胸胁痛者,由肝与胆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指出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与肝、胆、肾相关。宋・严用和《济生方・胁痛评治》篇中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夫胁痛之病……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元・朱丹溪指出胁痛五因论,影响甚广,《丹溪心法》中记载, 胁痛因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肝急所致。《周慎斋遗书》中饮冷水而致胁痛,必用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其痛即止。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胁痛》曰: “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 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指出胁痛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密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的两大类。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胁痛》篇对胁痛的病因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曰:“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治宜伐肝泻火为要,不可骤用补气之剂,虽因于气虚者,亦宜补泻兼施。”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清・何梦瑶《医碥》从气、血、食、痰四因论治胁痛,而怒气、瘀血引起者居多,且强调“治者须分左右,审虚实”。清・尤怡《金匮翼・胁痛统论》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若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阻于胁络,不通则痛,易致瘀血胁痛。“污血胁痛者,凡跌仆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云:“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胸胁疼痛”。 张锡纯认为:“肝气宜升,肝胆之气不舒,胆汁流行受阻,则结石不断凝聚增大,结石形成之后,反过来又会对机体发生影响,加重气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降,胆火不降”。急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为肝胆湿热、脾气虚无力运化水谷,致使胆道不通。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亦不断加深,周仲英等以气血、虚实为辩证要点,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及肝络失养证四型。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首辨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症胁痛左为肝气不和、七情郁结,用柴胡疏肝、逍遥散,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次辨杂症胁痛有肝火、痰饮、食积、瘀血、虚寒兼夹之异,治需随症化裁。张乃指出急性胆囊炎相关的病机为腑气不通、肝胆湿热等,在“胁痛”、“胆胀”等范畴之内。陈涤平教授认为湿热瘀阻、肝胆疏泄失司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治疗当以清利肝胆湿热为大法,临床常应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本病。王晨宇从中医脏腑角度辩证分析治疗胆囊炎,认为本病与肝胆脾肾的密切相关。

(二)守正创新

葛建立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急性胆囊炎多是由于情志不遂,致肝气郁结,胆气不通,郁久化热,加之肝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导致肝胆湿热,腑气不通而发病。患者平素脾气暴躁,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不通则痛,故见肝郁胁痛;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故见瘀血胁痛;气机运行不畅,故见腹胀胸闷;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则见嗳气、恶心呕吐;气滞、血瘀阻滞瘀结于内,郁久化热,故见发热寒战等。葛建立教授总结前贤经验,纵观本病,结合舌脉,认为急性胆囊炎分早期、后期两个不同的病理阶段。主张胁痛的早期为急性阶段,患者病情紧急,疼痛明显,辩证以肝胆湿热,浊毒内生为主,治疗当以疏肝利胆,化湿通腑为大法。总结出经验方(柴胡10g、龙胆草15g、泽泻10g、车前子10g、栀子10、枳实10g、陈皮9g、香附9g、厚朴20g、广木香9g、甘草6g),取得满意疗效。后期为慢性缓解期,辩证以肝胆湿热,瘀血阻为主,治疗当以疏肝利胆,活血通络为大法,总结出经验方(柴胡10g、枳实6g、陈皮6g、香附6g、木香6g、白芍10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赤芍6g、当归6g、甘草6g)。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活血通络之功,疗效满意。

葛建立教授治疗急性胆囊炎除关注主症外,针对其不同夹杂症状,随症加减。若兼有湿重者加茵陈、藿香各10g,热重甚或发热者加大黄9g、黄芩15g,气滞者加陈皮15g,食少纳呆者加鸡内金、焦三仙各15g,大便干燥者加大黄、槟榔各10g,腹部痞闷者加厚朴、枳壳各15g,嗜睡乏力者,加黄芪30g,反酸、嗳气者加代赭石20g,腹泻者加仙鹤草、半枝莲、白芷各10g,疼痛剧烈者加川楝子12g、青皮6g、玄胡9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9g、砂仁6g,阴液不足者加入石斛、玉竹、麦冬各12g等养阴生津之品,兼有脾虚者加入茯苓12g、白术15g等健脾益气。

葛建立教授治疗急性胆囊炎在中药内服基础上,视病情酌加右上腹部中药热奄包治疗,及双足三里、阳陵泉、三焦俞、肝俞、脾俞、胆俞、神阙等穴位贴敷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疗效显著。并主张急则治其标,若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严重的黄疸时考虑有坏死性胆囊炎的可能,应急诊中转手术治疗,而不拘泥于保守治疗。术后早期因不能进食,宜予以双足三里穴位贴敷以促进肠蠕动,恢复肠功能,防止肠粘连,或用葛建立教授协定方“通腑汤”(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木香9g、生大黄12g(后下)、枳实15g、厚朴20g、芒硝20g(冲)、焦槟榔15g)灌肠治疗,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中大黄、芒硝泻下攻积、软坚润燥通便为君药;枳实、厚朴宽中下气行滞为臣药;木香、槟榔理气调中为佐药;当归、桃仁、红花养血活血,通便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通腑之功效。

三、病案举隅

病案1

张某,女,35岁,2017年3月5日初诊。

主诉:间断右胁肋疼痛不适4个月,加重3天。

患者于4个月前因生气后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不适,位置不定,伴腹胀、胸闷,嗳气,症状时轻时重,未予以重视,亦未明确诊治,4个月来上述症状间断发作,3天前患者腹痛突然加重,呈绞痛,伴腹胀胸闷,嗳气频作,时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寒战,纳少,口干,寐差,小便黄,大便头偏干,2-3日一次,为求系统诊治而来我门诊。查体:全腹软,压痛(+),以右上腹部为著,Murphy征(+),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4-5次/分。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既往体健。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百78%,肝胆胰脾彩超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5mm),提示急性胆囊炎。

西医诊断:急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肝胆湿热,浊毒内生。

治法:疏肝利胆,化湿通腑。

方药:柴胡10g、龙胆草15g、泽泻10g、车前子10g、栀子10、枳实10g、陈皮9g、香附9g、厚朴20g、广木香9g、甘草6g、黄芩10g、丹皮6g、大黄6g、半夏6g、代赭石20g。

水煎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

2017年3月12日二诊:腹痛减轻,偶伴腹胀,无胸闷嗳气,无恶心,纳差,口干,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患者嗳气恶心等胃失和降症状缓解,故上方去半夏、代赭石,共7剂。

2017年3月19日三诊:腹痛减轻,间断隐痛不适,无腹胀,大便日一次,不干,舌淡,苔薄黄,脉弦涩;患者热象骤减,病情趋于平稳,为慢性期,辩证为肝胆湿热,瘀血阻络,治以疏肝利胆,活血通络,故去大黄、黄芩、丹皮,加桃仁12g、红花9g、赤芍9g、当归6g、木香6g,共7剂。

2017年3月26日四诊:症状缓解,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主因间断右胁肋疼痛不适4个月,加重3天就诊,结合血象及腹部彩超,故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患者平素脾气暴躁,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不通则痛,故见肝郁胁痛;气郁日久,血行不畅,瘀血渐生,故见瘀血胁痛;气机运行不畅,故见腹胀胸闷;胃失和降,故见嗳气、恶心;气滞、血瘀阻滞瘀结于内,脾胃运化无力,故见便干、纳呆、口干等。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胆湿热、浊毒内生证,治以疏肝利胆,化湿通腑。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黄芩、丹皮、大黄、半夏、代赭石清利湿热、降逆止呕;患者二诊时胸闷、嗳气、恶心缓解,故去半夏、代赭石等降逆止呕之品;三诊患者热象缓解,瘀结不去,故辩证为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主,加用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木香等理气化瘀之品。

病案2  

范某,男,44岁,2018年5月8日初诊。

主诉:间断右胁肋疼痛1年,加重3天。

患者于1年前因进食肥腻之品后出现右侧胁肋部疼痛,伴发热,体温达38.2℃,伴口苦口黏,恶心,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曾诊治,自行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后疼痛缓解,1年来病情间断发作,以隐痛为主,进食肥甘厚腻之品后明显,未予以处理。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右侧胁肋部胀痛,较前加重,无发热,伴口苦口黏,恶心,无呕吐,纳呆,寐差,小便黄,大便日一次,为求系统诊治而来我门诊。查体:腹软,右上腹压痛,Murphy征(-),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4次/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涩。既往高脂血症病史5年,间断口服阿托伐他汀,喜食肥腻辛辣刺激之品。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上下腹部CT示:胆囊结石(多个,最大者直径0.5cm)、胆囊炎、脂肪肝。

西医诊断:急性胆囊炎(结石性)。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肝胆湿热,瘀血阻络。

治法:疏肝利胆,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10g、枳实6g、陈皮6g、香附6g、木香6g、白芍10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赤芍6g、当归6g、半夏9g、砂仁9g、焦三仙15g、甘草6g。

水煎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

2018年5月15日二诊:胁肋部疼痛减轻,偶伴口苦口黏,纳呆,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涩。上方去半夏、砂仁,继服7剂。

2018年5月22日三诊:间断胁肋部隐痛不适,无腹胀,无口苦口黏,纳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上方继服14剂。后随访病情缓解,未再复发。

按:患者中年男性,主因间断右胁肋疼痛1年就诊,结合其上下腹部CT及血常规,可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范畴。患者饮食不节,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醇酒炙煿,影响脾胃正常运化,湿热蕴生,内结于胆,导致肝失疏泄,胆失中清,胆汁疏泄失常,胆液凝结,煎熬日久,炼津结石。肝胆疏泄失常,郁结不通,不通则痛,故发为胁痛;脾虚湿热内生,湿热黏腻,故见口苦口黏;胃失和降故见恶心、呕吐;结合舌脉,辨证为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证,以疏肝利胆,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半夏、砂仁降逆止呕,焦三仙健脾消食;复诊无发热、恶心呕吐,故去半夏、砂仁等益胃降逆止呕之品,三诊患者胁肋部隐痛迁延不愈,故继服上方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葛建立河北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始建于2019年,建设期内积极开展传承工作,使葛建立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以整理、总结、发掘、继承、创新。 工作室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

名医风采 | 工作室简介 | 传承团队 | 学术讲座 | 临床案例 | 科研成果 | 科普宣传 | 继续教育 | 论文选编 | 荣誉奖励
版权所有:葛建立传承工作室
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89号 河北省中医院